說白了就是許仲康的伏兵能否扛得住冰天雪地徹骨嚴寒!
因為是伏擊戰(zhàn),你要先藏匿行跡,眼巴巴的候著。
若是春夏秋季,等個三五天都無妨。
但這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啊。
別說三五天了,三五個時辰都凍成冰了。
志愿軍的冰雕連都知道吧。
數(shù)九寒冬爬在雪地里伏擊敵人,結(jié)果全部都凍死了。
可那個時候的志愿軍的物資裝備雖不及美帝但卻遠勝這個時代的軍隊啊,志愿軍那時候至少還有棉襖大衣,這個時候的普通士兵沒人能穿上真正填充棉花的棉服。
更何況這個時代正處于小冰河時期,溫度比后世更冷!
亂動容易暴露行跡,不動容易成為冰雕,而且不知道敵人到底什么時候過來,這就是寒冬伏擊最大的困境。
所以相對去誆臺安驛來說,伏擊廣寧衛(wèi)才是最大的變數(shù)。
也為此,在如何去廣寧衛(wèi)報信,怎么報,他們商議了許久,最后以城中朝鮮雜役叛亂為借口,因為這是個最有可能的理由,最容易讓人信服的理由,且有容易麻痹大意的理由!
假如你說驛城中有部分清兵造反,他們會信么?
假如說有一只不明兵馬或者明軍來圍困驛城,他們敢第一時間來么?
直到深夜時,廣寧衛(wèi)那邊的消息終于傳來了,宋獻策和李過懸著的心也終于落了地,倆人以茶代酒還干了一杯!
果然,廣寧衛(wèi)的清軍主將被他們給算計了,一舉一動都被他們給牽著鼻子走,聽聞朝鮮雜役叛亂,絲毫不疑,且快速出兵來就。
如果一定要說有意料之外的事,那就是清軍出兵的速度了!
本以為想著對方得糾結(jié)個半天一天的,哪知道聽到消息后一個時辰就發(fā)兵了,也讓許仲康的兵馬少遭了多少罪。
來去如風,傍晚出發(fā)連夜奔襲百里至伏擊點,到了地頭沒等多少會,干完立刻回來,這一日兩夜,許仲康來回兩百里地就只辦了一件事!
揍廣寧衛(wèi)的韃子。
去的時候還略顯磨嘰,心懷忐忑,畢竟是孤軍深入敵后
回來的時候則揚鞭狂奔,倒不是得手了心情愉悅,也不是怕追兵,更不是著急報喜,
實則原因只有一個字,冷!
許仲康抱著暖婆子靠在火爐旁邊好半響身體才停止發(fā)顫:“韃子快被嚇尿了,不堪一擊,老子打了這許多年的仗,從來沒這么痛快過……”
廣寧衛(wèi)的清軍做夢都沒想到剛出城不過三十里地就被伏擊,而且是一支精銳的騎兵,所以驚慌之際根本沒來及做出有效抵抗,直接就是撒丫子跑。
沒辦法啊,對方騎兵,別說是伏擊了,就是拉開架勢明干,你又能干的過么,不跑難道白送啊!
所以這場仗從一開始就是一邊倒的碾壓,清軍統(tǒng)領(lǐng)若非有馬跑的快,也沒那么大的命了,而許仲康也沒戀戰(zhàn),殺散敵軍便扯呼。
終其原因還是那個字,冷!
伏擊等待的時間雖不長,但士兵也早都凍的瑟瑟發(fā)抖,有的甚至連兵器都拿不穩(wěn)了,所以擊潰敵軍后立即撤走,畢竟這次伏擊的目的只是讓廣寧衛(wèi)的清軍做縮頭烏龜不敢隨意出城。
來去如風,大捷而歸且無一戰(zhàn)死,這場伏擊戰(zhàn)足夠許仲康吹一輩子的了,也將會成為他履歷表上最耀眼的一場戰(zhàn)績。
可雖無傷亡,卻凍傷了六七十人!
這也讓許仲康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