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5月12日,郵輪來到倫敦。
前來迎接他們的是英國文化部的官員和國際筆會的負責人。
那位負責人在見到林子軒的時候提醒他事情或許會有變化,林子軒有點莫名其妙,但很快他就知道了事情的經(jīng)過。
蘇聯(lián)的反應太快了吧!
他原本以為即便《1984》在美國出版,也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醞釀才能引起反響。
然而,他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在美國的影響力,小說的熱銷,美國評論界的推波助瀾,這些因素導致蘇聯(lián)的強烈反彈。
高爾基的聲明更是火上澆油,把整件事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加上國際筆會大會召開在即,倫敦聚集著大批的著名作家,他們對《1984》的評論無形中提高了林子軒的知名度。
繼美國文學評論家之后,英國文學評論家接著對這部小說進行解讀。
他們越是解讀,越發(fā)現(xiàn)這部小說豐富的內涵,似乎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藏。
有評論家把《1984》奉為神作,認為林子軒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有評論家則嗤之以鼻,指責這是一本邪惡的小說,作家之所以能夠寫出這部小說,是因為作家同樣有這種邪惡的思想。
無論是贊譽還是貶低,都離不開林子軒這個名字。
可以說,林子軒雖然不在倫敦,卻成為倫敦文學界,甚至是世界文壇的一個焦點。
圍繞著林子軒和《1984》的一切都是新聞媒體追逐的熱點。
這是一場媒體的狂歡。
如果說以前林子軒在世界文壇是嶄露頭角的話,現(xiàn)在則是聲名遠揚了,他的知名度和此時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不相上下。
這部《1984》的確為他贏得了世界性的知名度,不過卻是毀譽參半。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富有爭議的作品是出名的捷徑,但也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林子軒剛剛安排好住處,就有多家英國媒體前來采訪。包括《泰晤士報》這種大報。
在港口的時候就有記者拍照和采訪,那時林子軒還不了解內情,以為英國媒體實在是太熱情了,他沒想到自己已經(jīng)成為世界文壇的大作家了。
他沒有貿然接受采訪。而是讓人把市面上的報紙和雜志都買回來,了解具體的情況。
看罷報紙,他心情沉重。
由于蘇聯(lián)施加的壓力,導致國際筆會的下屬分會意見不一,分歧嚴重。這對中國加入國際筆會將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
國際筆會相當于作家的聯(lián)合國,每個國家的筆會中心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態(tài)度。
作家有國籍,也有個人的傾向,他們追求寫作的自由,也要維護國家的立場,這其中的平衡很難把握。
林子軒理解這一點,作為中國作家,他同樣會維護中國的利益。
蘇聯(lián)發(fā)動了很大的力量來阻止和詆毀林子軒和《1984》這本書,不可避免的牽連到中國加入國際筆會的表決。
這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文學事件,而是牽扯到更深的東西。
從高爾基的聲明。到各國作家的看法,英國評論家的評論等等,形勢不容樂觀。
國際筆會以英國和法國的作家為主,他們具有主導權,其他歐洲國家的存在感不強,基本上以這兩個國家為標桿。